用信息化改變建設工程傳統交易模式
——珠海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推進信息化建設側記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廣泛應用于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建設工程交易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受到信息化技術的深刻影響。而其本身所具有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標準化等特點,因其契合建設工程交易所要求的“公開、公平、公正、效率”的價值追求,也成為推動有形建筑市場走向統一、規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珠海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局部到整體,初步搭建起適應有形建筑市場發展要求、滿足工程交易需要的信息化系統,形成了門戶網站、業務管理系統、網上交易系統“三位一體”的信息化應用格局,信息化建設水平成效顯著。
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突破傳統建設工程交易模式
早在2000年,該中心就在業務管理和信息公開方面引進信息化技術,開發了第一期“業務管理系統”和“門戶網站”。該系統根據早期招標投標流程和網絡技術設計研發,初步實現了項目從受理、審核、發布、報名、開標、評標等點到點的交易狀態由計算機輔助完成的目標,推動建設工程交易從純手工向半手工、半信息化方式轉變。
但是,由于首次系統開發經驗不足,加上技術革新和法規政策環境變化,經過幾年運行后,首期系統逐漸適應不了交易業務的實際應用需求。為此,該中心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對原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并于2008年完成改造任務投入使用。第二期“交易管理系統”進一步優化了工程交易和管理流程,深化招標投標信息化程度,實現了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網上遠程錄入招標項目資料、投標人網上遠程報名、招標投標全過程日志留痕等信息化管理的目標,使建設工程交易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同期改造的“門戶網站”頁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強大,內容更加豐富,做到了外網信息與系統后臺數據實時聯動,可以即時將項目交易過程的數據生成到外網,有效減少了人工干預所引起的諸多不便。至此,建設工程交易有效突破了以往的手工操作模式,電子化招標投標方式成為主導。
借助信息技術平臺推動工程交易模式轉型升級
到2009年底,珠海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交易過程的管理基本實現了電子化。但是,其全過程電子化招標投標的建設水平卻相對滯后,交易模式急需轉型升級。為進一步推進電子化招標投標工作,該中心立足市場發展新形勢、新要求,于2010年上半年啟動“珠海建設工程網上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系統的開發工作。該系統的開發圍繞建成集“新門戶網站、新業務管理系統、新網上交易系統”為一體的信息化操作平臺的目標,擴展相關功能模塊,深度整合原系統的各項功能。該平臺2011年上半年開發完成并通過驗收,整個系統包括新門戶網站、招標文件備案審查工具、招標文件制作工具、投標文件制作工具、VPDN(虛擬專用撥號網)專用投標通道、業務交易和管理系統、電子評標系統、企業業績信息庫等九大功能模塊。
珠海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依托“珠海建設工程網上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在對業務流程進行適當調整后,先期啟用了“新門戶網站、VPDN專用投標通道、新業務管理系統、經濟標電子輔助評標系統”四部分功能,并在此基礎上,按照招標項目的不同類型重新劃分交易流程和工作標準,逐步改變原有單一交易模式的管理格局,形成了“小額網上交易、大額電子輔助評標、現場交易”三大模式。2012年初,小額項目正式與大額項目和現場項目的交易分開管理,獨立通過“小額網上交易系統”完成交易,實現全過程電子化招標投標。
以小額項目為試點推行建設工程全過程網上招標
“小額網上交易系統”是以“珠海建設工程網上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先啟用的四部分系統功能為支撐的嵌入子系統,主要為招標控制價或預算價在500萬元以下且采用最低價或合理低價評標辦法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項目提供全過程電子化招標投標服務。它具體包括以下功能:一是招標文件在線下載、水印識別。二是匿名投標、自動甄別。三是簡化投標預備流程,提高效率。四是應用投標專用通道,遏制圍標串標。五是CA數字加密,安全可靠。六是計算機自動評審,無人工干預。七是自助查詢,信息公開。“小額網上交易系統”采用統一開放的數據接口,支持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及其覆蓋下的專業承包資質所對應工程的招標投標。截至2012年10月底,珠海市小額工程網上交易共完成41個項目,投資額為8519.49萬元,交易額為6249.04萬元,節約資金約2270.44萬元,節約率達到26.6%。“小額網上交易系統”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珠海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的信息化水平,有效優化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約了交易成本,確保了交易安全,對遏制圍標串標、減少交易過程的人為因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推進其他專業工程建設項目電子化招投標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