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社會利益相關方的期望,也是企業自身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需要。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作用重要、使命光榮。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導和促進建筑業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對于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大意義
(一)履行社會責任是建筑業企業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要求強化企事業單位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能,實現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就是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關注和參與社會管理與社會服務,對利益相關方和環境負責,實現企業與職工、企業與社會、企業與環境的協調和諧發展,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者和促進者。履行社會責任是建筑業企業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二)履行社會責任是建筑生產活動的本質要求。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是全社會基本建設投資的實現者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建設者。建筑生產活動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國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及生活的質量。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最根本的就是為社會和人民提供安全可靠、適用美觀、綠色低碳的合格建筑產品。這是建筑生產活動對建筑業企業的本質要求和永恒主題,也是全社會對建筑業企業的殷切期望。
(三)履行社會責任是建筑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黨的十八大提出,我們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這個論斷完全符合建筑業的實際。建筑業要克服發展道路上的困難,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注重節能減排和綠色施工,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這是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
(四)履行社會責任是建筑業企業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合作的客觀需要。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已將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評價的重要內容。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已經成為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提升中國建筑業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加快“走出去”步伐,對樹立我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形象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強化責任意識、使命意識,統籌兼顧、積極實踐,發揮支柱產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一是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實際相結合,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切實取得實效。二是履行社會責任要立足本職、突出主業,確保生產安全和施工質量,向社會交付質量合格的建筑產品。三是履行社會責任必須正確處理企業發展、員工成長及與利益相關方的關系,實現企業與職工共發展、企業與社會、環境相和諧。四是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促進企業優化布局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綜合競爭力。
(三)總體要求。建筑業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履行社會責任的機制,定期發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報告。誠實守信、依法經營,質量第一、安全為先,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作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
三、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
(一)誠實守信,依法經營。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恪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和行業自律規則,規范運作、及時足額納稅,維護發包方和債權人權益,保護知識產權,全面履行合同,反對不正當競爭和商業賄賂及欺詐行為,維護建筑市場正常秩序。
(二)保障生產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大力開展文明工地創建活動,提高安全施工水平。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為職工提供安全、健康、衛生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保障職工職業健康,預防和減少職業病和其他疾病對職工的危害。
(三)保證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和建設程序,加強質量管理和檢驗,保證施工過程質量和建筑成品質量,為用戶提供質量合格產品和優質服務。努力為社會多創精品工程。妥善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建議,取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與認同。
(四)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加大技術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和研究開發投入,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增加技術創新儲備。推廣使用建筑業10項新技術和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創造、提煉和推廣使用先進適用工法。大力開展群眾性技術革新和QC小組活動。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大力提高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五)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規范,優化施工工藝流程,建造綠色節能建筑。實施綠色施工,增加環保投入,開發使用節能施工技術和低碳機械設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努力實現《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建筑施工節能降耗目標。
(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遵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依法與職工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尊重職工人格與合法權益,杜絕性別、民族、宗教、年齡等各種歧視。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創造平等發展機會。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推進民主管理。關心職工生活,為職工排憂解難。
(七)不斷提高持續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科學民主決策。優化發展戰略,突出做強主業,合理配置資源。縮短管理鏈條,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管控能力。降低經營成本,加強風險防范,提高投入產出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八)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社區建設,鼓勵職工志愿服務社會。關心支持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福利事業。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積極提供財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四、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措施要求
(一)增強履行社會責任意識。深刻理解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把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經常研究和部署社會責任工作。加強社會責任全員培訓和普及教育,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二)建立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機制。在企業內做到組織落實,明確歸口管理部門。把履行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落實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建立健全有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指標統計和考核體系。對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定期進行自查和改進。
(三)建立社會責任發布制度。有條件的企業,應發布履行社會責任年度報告,公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規劃和措施,完善社會責任溝通方式和對話機制,及時了解和回應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利益相關者和社會的監督。
到2015年,全國特級、一級建筑業企業都應公開發布社會責任年度報告。中國建筑業協會將設立面向社會的建筑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平臺,公布特級、一級建筑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
(四)建立社會責任評價制度。中國建筑業協會會同有關行業工程建設協會,編制全國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評價準則和評價方法,待條件成熟開展建筑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行業評價工作。
(五)加強交流與國際合作。中國建筑業協會和各地區建筑業協會、有關行業建設協會,將根據建筑業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發展情況,聯合或分別組織開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經驗交流,提供業務指導。還將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對話與交流,研究學習國內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積極參與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的制定。